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
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
天津北方网讯:蓝天白云、出门见绿,人民的期盼正在变成生活中的日常,变成朋友圈里被点赞的小视频。种下绿色,城市收获了美丽,更拥有了走向未来的依托。
融入新发展格局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。天津一方面加大治理力度,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,制定发展保护规划。近年来“一年至少一部生态环保法规”,先后制定生态环境、海洋、湿地等保护条例,大气、水、土壤、机动车等污染防治条例。去年11月,《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》开始施行,这也是全国首部“双碳”地方性法规。
绿色是生命的象征、发展的底色,蕴藏着一座城市的潜力与韧性。以绿色为“尺”,产业转型、提质增效的动力在全市激发。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,天津加快打造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“1+3+4”现代工业产业体系。信创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壮大;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,创新底盘进一步夯实。借助世界智能大会的连续举办,依托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项目,海教园天津大学、南开大学等众多高校智库优势,智能制造、智能医疗、智能物流等高端新兴业态持续聚集。
在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下,天津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转变。2021年,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天津空气PM2.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.4%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5天。国控断面劣Ⅴ(五)类水质清零,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,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70.4%,较2017年提高53.8个百分点。
“津城”“滨城”之间绿色生态屏障雏形基本形成,截至2021年11月,新造林11.22万亩,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5%以上,蓝绿空间达到65%以上。10.57万亩生态林纳入碳汇交易,未来碳汇量还将大幅提升。(津云新闻编辑李彤)